效果及质量评估
效果及质量评估
一、培训效果评估的含义和作用
培训效果的评估是通过一系列的信息、资料、数据对培训的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以提高培训质量的过程。
在培训的各个环节都应进行培训评估。可以说培训需求分析和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环节中的两个关键点。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对培训需求分析的结果应进行评价;在培训进行的各阶段应及时进行评估,以保证培训沿着既定的方向运行;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成果应进行不同时段的跟踪评估,为下一次培训提供依据,使培训工作的质量呈螺旋式上升。
二、培训效果评估
1.培训效果评估的层次和方法
培训效果评估是对培训的认知成果、技能成果、情感成果、绩效成果及投资回报率所进行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如表所示。
培训效果评估
层次 | 评估内容 | 评估方法 | 评估时间 | 评估单位 |
反应评估 | 衡量学员对具体培训课程、讲师于培训组织的满意度 | 问卷调查 面谈观察 综合座谈 | 课程结束后 | 培训单位 |
学习评估 | 合理学员对于培训内容、技巧、概念的吸收于掌握程度 | 提问法笔试法口试法 模拟练习与演示 角色扮演 演讲 心得报告与文章发表 | 课程进行时 课程结束时 | 培训单位 |
行为评估 | 衡量学员培训后的行为改变是否因培训所导致 | 问卷调查 行为观察 访谈法 绩效评估 管理能力评鉴 任务项目法 360度评估 | 三个月或半年以后 | 学员的直接主管上级 |
结果评估 | 衡量培训给公司的业绩带来的影响 | 个人与组织绩效指标 生产率 缺勤率 离职率 成本效益分析 组织气候等资料分析 客户与市场调查 360满意度调查 | 半年、一年后公司绩效评估 | 学员的单位主管 |
2.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
撰写培训效果评估报告是对培训评估工作进行如实、详细地总结,其内容包括培训评估的机构和实施过程,并提出参考性意见,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打基础。
培训效果评估报告的内容包括:
(1)导言
(2)概述评估实施的过程
(3)阐明评估结果
(4)解释、评论评估结果和提供参考意见
(5)附录
(6)报告提要
提升培训效果的途径
1.优化人岗匹配。以岗择人、人岗相适是企业发挥员工积极性的重要途径。随着企业的发展,大部分员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达不到岗位要求的情况,企业需要通过培训使员工更好地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提高员工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的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培训才能使员工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企业的发展同步。
3.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员工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等。员工的综合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通过企业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是企业培训的重要目的。
4.有效沟通、团结合作。通过培训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及员工之间能够有效地进行思想、观念、信息、情感的交流以促进彼此间的了解,形成企业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高效的工作团队,团结合作完成企业的目标。
途径二:确定培训原则
培训原则是指导企业培训的纲领性文件。只有确定企业培训的原则,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实施企业的培训。企业培训的主要原则有:
1.前瞻性原则。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战略及同行业发展的趋势安排员工的培训工作,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岗而异、因部门而异地进行培训。
2.长期性原则。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应具有长期性,只有长期性的培训才能使员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3.系统性原则。企业对员工应进行有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
4.实用性原则。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应强调针对性、实践性,企业发展需要什么,员工缺少什么理论和技术,企业就应及时地 企业内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员工需要接受的培训内容各不相同。即使是同层次、同部门、同一个员工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工作性质,其所需接受的培训也不相同,因此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员工的具体需求设计培训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需要培训的内容不同,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需要培训的内容是:(1)新的企业观念;(2)企业经营理念;(3)适应及改造环境的能力;(4)领导控制能力。中层管理者需要培训的内容是:(1)人际关系;(2)管理基础知识;(3)领导控制能力;(4)作业管理。基层管理者需要培训的内容是:(1)人际关系;(2)培养下属;(3)指导工作。企业内不同部门所需培训的内容也不相同。企业经营活动的主要部门是生产、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生产部门的培训内容除与生产作业直接有关的专门培训外,主要还有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生产管理、制造管理、作业研究、设备管理、机械管理、工具管理、图表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计量管理、品质管理、库存管理、物料管理等。营销部门的培训内容主要有市场调查、营销分析、营销、销售折扣、产品价格、营销组织、促销、广告、宣传、产品知识、销售技巧等。财务部门的培训内容主要有财务预算、资金筹措与管理、股利分配、经济学、成本原理、成本分析、计量管理、管理数学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培训内容主要有任用、调配、升迁、绩效考核、薪酬福利设计、安全卫生、人际关系、沟通劳资关系等。企业培训最好能分层次、分部门进行,这样有助于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的内容是否有针对性直接影响到企业培训的效果安排培训。
5、效益性原则。企业应注意培训的成本,作好培训预算。通过对员工的培训不但要能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使公司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公司形成学习型组织打下良好的基础。
途径三:加强培训组织
良好的培训组织是企业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也是其实施培训工作的保证。企业加强培训组织主要表现为:
1.组成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整个企业的培训组织领导工作。培训领导小组可由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总经理助理)、两位员工代表组成,由总经理负责。培训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的长、中、短期培训计划。
2.保证培训经费。公司每年划拨相当于参训人员上一年度收入的1.5% 一2%的资金或企业上一年度利润的x% (比例可根据各企业的不同确定)作为员工培训的经费。培训资金应专款专用。
3.规定培训时间。企业应保证每一位员工一年应参加培训的时间。时间长短应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而定。
4.加强培训的监督与管理。对培训经费的划拨和使用、培训计划的编制及实施进行监督与管理。
途径四:制定培训计划
企业培训计划是实现企业培训目的的具体途径、步骤、方法。培训计划应由培训领导小组根据企业培训的目的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其主要包括:
1.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组织分析要分析公司的发展战略、技术革新、机构重组、规模缩减、权力下放、团队合作等。任务分析包括核查岗位说明书及要求,了解从事某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分析完成该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和能力。通过任务分析确定参训人员培训的内容。人员分析是分析那些人员需要参加培训,那些不需要参加培训,此项可通过绩效评估完成。
2.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员工的培训计划应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方法、培训费用。
途径五:设计培训内容